5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
高层次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平台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从刚才的介绍中了解到,我省是全国唯一一个建成3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省份。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情况?
李洪吉: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高层次产业平台对推动行业集聚、融合、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近日,人社部批复,同意部省共建国家级青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是我省继济南、烟台国家级产业园之后,获批的第三个国家级园区,也是青岛产业园获批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后,再次获得“国家级”行业称号。目前,我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家国家级产业园的省份,人力资源服务业“三核”引领、集聚发展格局取得历史性成果。近年来,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坚持平台思维,围绕中心、先行先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我省“十四五”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专门提出,打造以国家级产业园为核心、省级产业园为主体、地域性产业园为补充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在国家级园区方面,引导济南、青岛、烟台3市结合自身产业、地域和人力资源优势,探索错位互补、多极发展模式;在省级园区方面,充分发挥产业园“集聚、培育、孵化、拓展”功能,辐射带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在地域性园区方面,鼓励各地培育运营规范、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市级产业园。目前,包括国家级园区在内的24家省级以上产业园,实现16市全覆盖,承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各类配套企业1163家,同比增长16%;其中规上企业194家,同比增长34%,产业平台推动行业集聚发展效应突显。
二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共建的国家级行业平台建设发展协调机制,调集地方政府和各级人社部门资源力量,定期研究谋划园区建设发展,指导国家级园区更好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出台省级产业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园区功能定位、设立标准、管理方式等建设目标;印发省级产业园综合评估工作规程,研究制定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对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实行定期评估。利用行业发展扶持资金,专门设立产业园建设与发展项目,对获批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和综合评估结果优秀的,分别给予资金奖补。目前,已累计投入省级产业园建设发展资金8210万元,有效调动了各地产业园提质增效积极性。
三是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坚持围绕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和重要工程,引导各地产业园为入驻机构搭建多元发展平台。鼓励产业园探索在各类功能区、产业园区、创业园区等建立人力资源服务联络站,贴近市场一线开展需求监测、用工保障、人才引育等服务;组织沿黄省份国家级产业园签署联盟共建协议,推进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协作,跨越提升;鼓励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开放发展水平,形成行业营收新增长点。2022年,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实现营收385亿元,约占全省行业总营收的三分之一,形成龙头带动发展、产业多点开花的生动局面。
我就介绍这一些。谢谢。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构建“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请问在这方面,人力资源服务业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刘保俭: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产业结构、形成经济新增长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相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场化人才服务工作,将发展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列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作为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中的重要部门,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立足人才引育目标和行业发展基础,瞄准人才吸引、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关键环节,多点着力,协同推进,以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我省人才工作目标落实落地。
一是提供精准有力的市场化人才服务政策。以协同推进省、市两级政策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与组织、发改、科技、工信、财政等部门沟通,寻找政策结合点,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市场化人才服务生态。今年3月份,我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等9部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聚才兴业”计划助力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建设的若干举措》,坚持用才单位、引才机构双向用力,集中推出十项举措,大力发展高水平猎头服务,提升人才供需对接精准度,构建政府部门、用人主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发力的市场化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助力“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建设。
二是培育品质高效的市场化人才服务机构。以协同推进综合型、细分型两类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为重点,加快提升全链条人才服务水平。我们将采取“外引+内育”的方式,培育挖掘一批优质猎头服务机构,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人才需求,定期发布优质猎头机构和最佳人才服务案例“双榜单”,打造专注型的单项业务领域冠军企业,为用人单位甄选市场化人才服务提供便利。我们还将通过定期举办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赛、评选行业领军机构等,提高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品牌力、创新力和影响力,推动市场化人才服务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三是打造资源集聚的市场化人才服务平台。以协同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专业人才市场两类平台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及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的集聚平台作用,打造省内一体化、区域协同化、省外开放化的“三化”引才联动模式,构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协同协作引才“共同体”,塑造人才服务新优势。同时,我们将按照“一年一主题、五年创品牌”的思路,持续举办全省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洽谈系列活动,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对话合作平台,架起政府、企业、人才之间的桥梁,实现供需双方从“相加”到“相融”。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请问我省在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初建伟: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心。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人力资源服务业国际合作,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商务部门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国际化工作。2022年,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认定了首批12家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我省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入选。
2022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45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人力资源服务所属的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70.1亿美元,同比增长9.5%。根据商务部统一业务平台显示,目前全省共有8家人力资源服务国际贸易企业,2022年合计实现进出口2981.7万美元。
下一步围绕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省商务厅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特色出口基地。发展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是推动服务贸易工作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在全力支持国家级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省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的培育认定工作,形成梯度培育机制。
二、搭建人力资源合作交流平台。依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家级展会平台,充分发挥服贸会在人力资源服务宣传、交流、交易方面的作用,支持我省人力资源基地和优势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加服贸会,拓展合作交流渠道。
三、切实加强部门协同。鼓励各级商务部门主动加强与人社部门的对接、交流,形成工作合力,放大协同作用,共同培育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我省人力资源要素全球配置能力和服务能级,激发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四、积极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设立相关分支机构,构建全球服务网络。整合现有境外投资渠道资源,为人力资源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咨询、跨境磋商、商务对接等综合性“一揽子”服务,切实提高企业“走出去”的便利性和成功率。
备案号:鲁ICP备1906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