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目前,人社部正在推进数字人社建设行动。那么,如何推进一体化办理塑造数字化管理新体系?快来看看吧!
一、以数字化推动政策精准落实支持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
1、建成全省统一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对内实现业务统一办理、对外实现服务统一提供。
2、推进招聘求职、政策申领、职业指导等在线服务,支持劳动者和企业便捷享受就业政策和服务。
3、汇聚人社全领域数据资源,共享相关部门和市场机构数据,实现政策申领、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等信息“一库管理”,做准、做实、做全服务对象底数。
4、打造全国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就业失业登记、就业见习、就业政策服务等全国统一服务入口,支持全国性、跨地区就业业务线上办理。
5、完善中国公共招聘网和“就业在线”,提升全国一站式招聘求职服务能力。
6、构建全国就业信息资源库,实时归集就业管理和服务数据,支持业务办理和形势分析研判。
二、以数字化推动经办服务升级支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实行“全险合一”的社保经办管理服务,实现社保业务在省内无差别受理,全省通办。
2、实现社保业务、财务、档案联动管理,实现“社税共享”“社银直联”,协同推进“社税财银”四方对账。
3、实现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申领协同办理,实现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省内及跨省联网直接结算。
4、强化职业伤害保障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保服务支撑能力。
5、健全社保数据准实时归集共享机制,实现企业(职业)年金数据汇聚、个人养老金数据共享,搭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数字全景图。
6、加大“数据找人”工作力度,精准扩大参保覆盖面。
三、以数字化推动人才精准培养和有效供给支持人力资源开发创新
1、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体系,发展覆盖职业生涯全过程的数字化职业技能培训,动态感知市场需求,形成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终身职业培训电子档案。
2、建立全国统一的技工教育数字资源服务平台,推动与有关部门信息互联互认。
3、加强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信息化,推进相关人才信息归集共享,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库。
4、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建立职业技能评价服务监管平台,实现职业技能评价全过程信息记录和监管预警。
5、加强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信息化,推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
四、以数字化推进劳动维权便利化支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拓宽在人社服务中的应用场景。
2、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数字仲裁庭、智能仲裁院建设。
3、推进劳动关系协同治理,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联动处置,实现案件信息共享、查证事实互认。
4、与法院等部门实现裁审信息衔接比对和案件协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促进调解仲裁与诉讼有效衔接。
5、统筹推进农民工信息采集归集,加强农民工实名信息管理。
五、全面推行“一门综窗”
1、将各级人社服务大厅的“单一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大力推行受办分离模式,现场办理事项“只进一扇门、一窗全办结”。
2、向有条件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银行、邮政下沉人社服务窗口,建立覆盖广泛的自助服务体系,推行全天候随时办服务。
3、通过数据共享,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和材料。
六、深化人社业务一体化应用
1、深入推进人社领域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融合共享、业务协同联动、部省纵向贯通,推动更多关联事项“智能联办”。
2、以就业为牵引,持续推动业务整合、事项重组、岗责优化。
3、统一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社保登记、劳动用工备案。
4、聚焦个人全生命周期、单位用人全过程,深化人社领域关联事项“一件事”打包办,联合相关部门推进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员工录用、灵活就业、军人退役、职工退休、公民身后等重要阶段关联事项的“一件事一次办”。
5、探索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就业、社保等相关业务联办。
备案号:鲁ICP备19061901号-1